这里是实现成长与突破的起点 | Yale SOM – HongShan Leadership Program
近期,“耶鲁-红杉领导力中心”项目1月校友聚会在耶鲁北京中心举办,来自2016年以来往届四期国内模块与三期海外修习模块的参与者欢聚一堂,回顾了过往历程中难忘的点滴以及“闭幕后”持续迭代的思考。来自耶鲁大学与红杉中国的来宾,就参与者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以及即将到来的“耶鲁-红杉领导力中心”第五期模块筹备工作进行了介绍分享。
“耶鲁-红杉领导力中心”由红杉中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耶鲁北京中心在2016年联合发起,是中国首个由VC/PE基金与国际一流常春藤名校联合主办的领导力发展项目。项目致力于提升中国下一代商界领袖的卓越领导力以及领导者所应具备的“全局观、全球观和未来观”,自创办以来已有超过160位红杉成员企业CEO/创始人在这里完成认知探索之旅。
红杉中国一直希望更有智慧地参与价值创造,更有智慧地在恰当的时间,提供恰当的赋能要素。就此,红杉中国在2021年提出了包括早期孵化与战略生态赋能、品牌市场赋能等在内的、涵盖7大赋能模块的红杉Value+赋能体系,“耶鲁-红杉领导力中心”项目正是红杉Value+赋能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营造校友聚会这样一个交融、交流的场域,期待能够使校友朋友们即便在结业之后,还能够维系在耶鲁-红杉的大家庭之中,继续增进友谊、互通有无。
那么,在“耶鲁-红杉领导力中心“是怎样的体验?能收获什么?
在新春聚会上,他们说:
“希望再过50年、100年,我们还在这里重聚。”
“在这里不仅能够从更多维度探索自我与世界,还能与许多优秀的创业者、企业家共同研讨,并在这个过程中结下深厚的友谊。”
“在新周期之中,‘无用之用’恰恰是能够帮助我们独立思考,去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更好地帮助我们适应新环境、新节奏的法宝。”
“感谢‘耶鲁-红杉领导力中心’项目让我们有这么多有价值的回忆,那些启发仍在持续发挥作用。”
“每次海外修习都让我收获满满,让我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业务、理解创业。”
以下,是部分现场嘉宾的致辞与分享集锦:
“很荣幸耶鲁能通过像‘耶鲁-红杉领导力中心’这样的杰出项目,将世界有影响力的领导者们汇聚到一起。”
Steven Wilkinson
耶鲁大学全球战略副教务长
印度与南亚研究Nilekani讲席教授
耶鲁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自1850年容闳被耶鲁录取,之后成为第一位从美国大学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对于能与中国社会保持长达近两个世纪的交往,耶鲁倍感骄傲。
我要特别向耶鲁校友、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先生表示感谢。他在这个项目中投入了很多心思。他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让更多中国创业者接触到他在耶鲁体验过的教育形态和社会资源,从而成长为全球商业与社会的下一代领导者。这一愿景与耶鲁大学的使命不谋而合,因为耶鲁大学的使命中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就是培养服务世界各个领域的领袖者。
“希望能够通过互动,充分地探讨和交流,为大家带来更多启发与帮助。”
张岸元
红杉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正处在非常关键的时刻。其中,有些趋势存在不确定性,有些则是非常确定的,只是由于思维惯性,一些同仁不愿意接受、不容易理解而已。希望能够通过互动,充分地探讨和交流,为大家带来更多启发与帮助。
“这是一个实现成长与突破的永恒的起点,无论你何时参与,都能为你注入新的力量,创造更丰富的连接。”
李恩祐
耶鲁北京中心总经理
耶鲁北京中心马上就要迎来自己的十周年,“耶鲁-红杉领导力中心”项目自2016年启动以来,也已经有近8年的时间。我非常地荣幸,能够在各位的大力支持中陪伴耶鲁北京中心与“耶鲁-红杉领导力中心”项目一起成长。
在这里,我有幸见证了大家的蜕变历程,一起研讨、共同奋斗,成为彼此创业路上的好朋友。是你们让我看到了关于“耶鲁-红杉领导力中心”项目的另一个定义:这是一个实现成长与突破的永恒的起点,无论你何时参与,都能为你注入新的力量,创造更丰富的连接。
“无论何时,学习,尤其是跨界学习,都是创业路上必不可少的锚点之一。”
丁飞洋
红杉中国董事总经理
今天的重逢可以说是“江湖再见”。创业路上,不变的事情有很多,比如好奇心、创新、坚韧不拔、持续终身的学习。无论何时,学习尤其是跨界学习,都是创业路上必不可少的锚点之一,这也是我们努力把“耶鲁-红杉领导力中心”项目持续举办下去的最大动力。
今天,当我们所有人回顾过去几年的经历,特别是迎接并战胜了创业、工作、生活中的一个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后,相信大家站在当下,都会有非比寻常的成长和感受。大家都知道,耶鲁的校训是“真理与光明”,对于创业者、企业家来说,真理与光明的意义,也许就是当我们体会了创业旅途中的风雨,依然选择热泪盈眶地追求光明,热爱自己的生活和事业。
这些年来,无论是经验、想法,还是认知、智慧,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了更深的积淀,从而更好地去迎接未来。
“竭尽全力为大家创造最佳研修环境和体验。”
王丽娟
耶鲁北京中心副主任
非常有幸能够从“耶鲁-红杉领导力中心”项目启动之初就深度参与,从项目的设计到最后的落地执行,陪伴各位创业者一起修习与成长。
过去的四期,我们邀请了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学者、教授与大家深度分享。每一个模块的设计,每一位分享者的邀请,我们都是根据参与者的构成和需求,并且结合外部市场环境进行设计和安排,竭尽全力为大家创造最佳研修环境和体验。
基于前四期的打磨和沉淀,我们对第五期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期待与第五期的参与者们一起解锁全新的体验、共同进步。
“希望再过50年、100年,我们还在这里重聚。”
蔡强
2016年第一期项目参与者
2019年第三期项目参与者
在“耶鲁-红杉领导力中心”,我想大家的收获可能不只是一点。在这里,我分享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三点收获。第一是通过小组合作,我学会了换一种思维看待所谓的“竞争对手”,我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携手伙伴们共建生态。第二是关于我的家庭,我把自己上课的视频录下来跟女儿分享,与她分享我的成长与进步。第三是真正理解了“生命自由”,拥有一个健康愉悦的身心基础,才能追求进一步的发展。希望再过50年、100年,我们还在这里重聚。
“在这里不仅能够从更多维度探索自我与世界,还能与许多优秀的创业者、企业家共同研讨,并在这个过程中结下深厚的友谊。”
薛春
2019年第三期项目参与者
2019年美国海外修习模块参与者
立足“国际视野”与“多元文化”的“耶鲁-红杉领导力中心”项目让人印象深刻。人文、艺术、体育,在这里我们能够从更多维度去探索自我和世界。当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能够与许多优秀的创业者、企业家共同研讨,并在这个过程中结下深厚的友谊,然后带着这段友谊,这份精彩的回忆,共同度过未来的时光。
“在新的周期之中,’无用之用’恰恰是能够帮助我们独立思考,去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更好地帮助我们适应新环境、新节奏的法宝。”
苏春园
2019年第三期项目参与者
2019年美国海外修习模块参与者
我想重点从“无用之用”来谈一谈。我当时跟随“耶鲁-红杉领导力中心”项目去耶鲁参访了一段时间,那是我创业后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公司,白天忙着学习讨论,晚上赶紧回酒店处理国内的事情……但实际上发现团队也没啥离不开我的地方。这也让我突然体会到,换个环境、换个视角,跳出来看自己,过往的习以为常,可以成为新认知的起点。后来在学习中,也不断在思考到底什么是无用之用。有一句话我觉得讲得挺好:“有用”提供方法,“无用”提供可能。尤其当下进入一个剧变的新周期,需要持续对变化作出敏捷地应对,大家都没有现成的答案,都没有已知的方法,更需要进行辩证思考,科学求真地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才能穿越周期,抵达“未至之境”。
“感谢‘耶鲁-红杉领导力中心’项目让我们有这么多有价值的回忆,那些启发仍在持续发挥作用。”
殷晋
2016年第一期项目参与者
2016年以色列海外修习模块参与者
“耶鲁-红杉领导力中心”项目的海外修习模块很有价值。一方面,通过深入了解其他文化,能够让我们从更多维度理解创新与创业者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能够真正帮助我们打开话匣子,加深彼此之间的情谊,创造更多有意义的连接。创业的过程中总是面临着许多艰难险阻。海外修习带我们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与历史,让我们从历史中获得面对困境的勇气。
“每次海外修习都让我收获满满,让我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业务、理解创业。”
常兴龙
2017年第二期项目参与者
2018年以色列海外修习模块参与者
2018年美国海外修习模块参与者
我多次参加了“耶鲁-红杉领导力中心”项目的海外修习模块,每次都让我收获满满,让我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业务、理解创业。创始人都有极强的构建能力,有能够让企业重生的能力。当我们换个视角,把时间线拉得更长一些,会发现我们短短的创业历程,只是大海中的一朵小浪花。所以,我们永远可以相信,在更长远的未来,在各种机会不断涌现的未来,我们都有机会在不断的重构中,创造一家伟大的企业。